俗语本义
早上起床早,有充足的时间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光光采采;起床晚,容易手忙脚乱,把该办的事情落掉,慌慌张张。也有作“早起三光,迟起三慌”的。
俗语来源
清石天基《传家宝》:“人至清晨,精神倍加,此时读书,大有进益,此时做事,极有功劳,况家内杂事,又须早办。谚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清范寅《越谚》:“早起三光,迟起三忙。”
医学意义
俗语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说法,把春天和早晨当成事物的良好开端。早晨就能把全天要做的事情料理妥当了,干起来就会有条不紊,良好的秩序还会带来良好的心态。相反地,起床后慌慌忙忙,哪有工夫去考虑一天的事情,工作起来就得现抓现挠,很容易产生紧张、烦躁的情绪,做起事来容易出差错。坏情绪还是许多疾病产生的根源,久而久之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正如国际长寿学者胡夫兰德所指出的:“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此外,起得早,可以赢得锻炼身体的空间,而锻炼能起到清肺健脾、补益心气、降低血压、预防栓塞、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调节视力、增加肺活量、促进大脑皮质抑制过程的发展等作用,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充分休息。唐代医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中已明确提出了“晏卧而早起”的观点,把它作为重要的养生经验传给世人。若能早起登厕清理一下肠道,对人的机体则更好。当然,早和晚是相对的概念,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早上的起床时间以5~6点为宜,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前或推迟一些。
若能早起入厕清理一下肠道,对人的机体则更好。当然,早和晚是相对的概念,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早上的起床时间以5~6点为宜,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前或推迟一些。早晨,室外的空气新鲜。在屋里睡了一宿的人,一夜的呼吸运动使室内的氧气相对缺乏,十分需要有足够的氧气进行补充。打开门窗,走出去,大自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氧源,那种甜丝丝的醉人之感正是大自然给早起人们的赏赐。对于楼房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来说,早晨更显得宝贵。此时汽车还没有开始大量行驶,空气的污染程度较轻,各种烦乱嘈杂的声音还处于低潮,噪声较小,这对于听觉、神经系统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起得晚,想得到这种新鲜空气就困难了。各种机动车辆的大批开动,会使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碳化氢、铅的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弥散于空气中。据测定,汽车每燃烧l千克汽油,可产生10立方米对人的有害废气。就一氧化碳而言,6点钟之前马路上的浓度只有7~8点的25%~40%,到了8~9点钟,它的浓度将提高10倍左右。人的呼吸道富有水分,肺泡面积铺展开后要比体表面积大25倍,容易接触、溶解、吸收空气中的这些毒素,如长期在体内形成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所以大家尽量“早起三光”,不要“迟起三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