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剂的避孕原理。由于女性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剂含有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因此它们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1、抑制卵巢排卵。女子在性成熟以后,每月从卵巢排出一个卵子,这是在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的互相作用、控制下进行的。丘脑下部分泌一种叫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物质,作用于脑垂体,使脑垂体分泌一种叫促性腺激素的物质,在它的作用下,卵巢里的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出卵子,并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卵巢产生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又反过来作用于丘脑下部的脑垂体,影响它们的分泌功能。当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增多时,就会通过丘脑下部抑制或减少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被抑制或减少,卵巢里的卵泡就不发育成熟和排卵。因为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剂含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人体内的这两种激素增加了,抑制了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因此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也受到抑制,也就抑制了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起到了避孕作用。停药后,卵巢很快恢复排卵。
2、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也周期性地改变形态。当它受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时,子宫内膜的腺体增殖,螺旋动脉增长,整个内膜层增厚,富有营养,便于受精卵着床。但是服避孕药或打避孕针以后,子宫内膜比较薄,腺体少,分泌也不好,这种发育不良的子宫内膜无法接纳受精卵着床,因此也就不会怀孕了。
3、改变宫颈粘液的性质。子宫颈的粘液也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在月经刚走时,体内雌性激素还不多,子宫颈粘液的量也少。当快排卵时,体内的雌激素增多,产生较多的粘液,稀薄而透明,有利于精于的通过和保护精于的活力。排卵过后,在卵巢分泌的孕激素的影响下,子宫颈分泌的粘液变得粘稠不透明,这样的粘液不利于精于通过。口服避孕药或避孕针剂中的孕激素,能使宫颈腺体分泌的粘液粘稠,不利于精于通过,可以起到避孕的作用。
4、改变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剂中的雌激素可加速输卵管运动,孕激素对输卵管上皮的纤毛和分泌细胞有一定影响,使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加快运行,当受精卵到达子宫时,子宫内膜的发育还不成熟,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二、男性口服避孕药棉酚的避孕原理。棉酚能抑制精于的产生和成熟,使精液中缺乏足够数量的健康精子,从而达到避孕目的。
三、子宫环的避孕原理。子宫如金属节育环、塑料节育环等,可以改变子宫腔内的环境,使受精卵不能着床。
四、避孕工具的避孕原理。避孕工具如女用阴道隔膜、男用避孕套,都能阻止精子进入阴道或子宫腔,从而达到避孕目的。
五、阴道内有药物的避孕原理。阴道内用药物如避孕药膏、避孕药片、避孕药栓、避孕药膜等,可以杀死精子,从而起到避孕作用。
提醒:滥用紧急避孕药危害大
当意外怀孕正渐渐成为两情相悦的“障碍”,当人流手术的疼痛与后患悄悄地在女性心底埋下阴影时,越来越多的女性忽视了这一点:付出的同时,要真正懂得自我保护。所以,女性们务必补上这一课:寻找最健康的避孕方式,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作为一种补救措施,人们通常在没有采取避孕手段、避孕套破裂、安全期计算错误等情况下用紧急避孕药来避免妊娠,但现在很多女性缺乏避孕知识,将紧急避孕药作为常规的避孕方法使用,或者多次使用紧急避孕药。殊不知,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由于紧急避孕药用药剂量高(一次紧急避孕的药量一般相当于8天的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量),如超量或频繁服用,会引起月经紊乱,并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紧急避孕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常规避孕方法。常规避孕药的避孕成功率在90%以上,而紧急避孕药只有70%—80%。专家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紧急避孕药不可以乱用,通常应在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超过72小时失败率较高。而且,现在有的女性一个月就会吃三四次,甚至七八次,把自己的月经也吃乱了。”
传统避孕方式不可靠
除了服用药物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避孕方法,如计算安全期或体外排精等。年轻人的性生活不规律,而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般来说不建议使用传统方法。以安全期计算方法为例,只要月经稍有不规则,就很难计算哪一天排卵。此外,在性交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射精,也会有少量精子随着前列腺液进入阴道,容易引起妊娠,所以,体外排精方式也不科学。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资料显示,大量临床数据证实,使用传统避孕方法的频率越高,意外妊娠的几率越高。而如果放宫内节育器,不论是放有药的,还是含铜的,放置的比例越高,人工流产的几率越低。
- 上一篇:避孕药的8大误区
- 下一篇:紧急避孕药如何正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