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殖系统炎症:包括阴道炎(如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宫颈炎和盆腔炎等。这些炎症通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等症状。
2. 月经不调:主要由于激素水平紊乱引起,表现为月经提前、延迟或闭经,月经紊乱,以及子宫功能性或器质性出血等。
3. 妇科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等。这些肿瘤可能与女性内分泌紊乱、生育等因素有关。
4.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等。这些恶性肿瘤可能与女性内分泌紊乱、生育等有关。
5. 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脱垂、妇科整形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常引起盆腔疼痛、不孕及月经异常等症状。
常见20种妇科病图片症状
一、外阴炎
外阴炎是外阴皮肤或黏膜发生的炎症病变。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在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加重。局部会出现充血、肿胀,常有抓痕,严重时可形成溃疡或湿疹。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其发病原因多与阴道分泌物刺激、尿液浸渍、紧身化纤内裤、经期卫生不良等有关。
二、阴道炎
1.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严重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还可能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等。其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者。
2.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且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有时伴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它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播或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3. 细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有鱼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白带从阴道壁拭去。它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
三、宫颈炎
1. 急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呈脓性,伴腰痛,下腹不适。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宫颈充血、水肿,有触痛。多由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引起,也可由内源性病原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所致。
2. 慢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可为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有时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等,在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宫颈可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黏膜炎等不同形式。
四、盆腔炎
1. 急性盆腔炎:下腹痛伴发热,病情严重时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伴有腹膜炎,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或直肠刺激症状。
2. 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倦。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由于盆腔淤血,可出现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五、子宫肌瘤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这是由于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所致。还可出现下腹包块,肌瘤较大时可在下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肿块。肌瘤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
六、子宫内膜异位症
主要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不孕也是其常见症状之一,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等有关。还可能出现性交不适,多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七、卵巢囊肿
较小的囊肿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囊肿增大时,可出现下腹部不适、坠胀感。巨大囊肿可因压迫横膈而引起呼吸困难及心悸。若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可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卵巢囊肿有多种类型,如功能性囊肿、皮样囊肿、囊腺瘤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
八、子宫脱垂
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回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回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常伴有膀胱膨出、直肠膨出等,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便秘等症状。多因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九、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失调是最主要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多毛,以面部、下巴、胸部、腹部等部位较为明显,毛发浓密且增粗。肥胖,多为腹型肥胖。不孕也是常见问题之一,因排卵异常导致受孕困难。还可能出现黑棘皮症,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出现黑色、天鹅绒样增厚的皮肤改变。
十、乳腺增生
乳房疼痛是常见症状,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其中以片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
十一、乳腺炎
1.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乳房局部疼痛、红肿、发热。随着炎症发展,疼痛呈波动性,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症状。患侧腋窝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若短期内局部变软,说明已有脓肿形成,需及时切开引流。
2. 慢性乳腺炎:多因急性乳腺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炎症过程。乳房局部可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有轻微疼痛或压痛,肿块可与皮肤粘连,乳头内陷等,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
十二、宫颈癌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后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可出现不同的继发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十三、子宫内膜癌
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可出现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有脓血性排液,恶臭。晚期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及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恶病质、发热及全身衰竭等。
十四、卵巢癌
早期常无症状,晚期主要症状为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可引起腹痛、腰痛或下肢疼痛;压迫盆腔静脉可出现下肢浮肿;功能性肿瘤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出血。还可伴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
十五、输卵管癌
阴道排液是输卵管癌最常见且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排出的液体多为浆液性黄水,量可多可少,呈间歇性,有时为血性,一般无臭味。腹痛多发生于患侧,为钝痛,以后逐渐加剧呈痉挛性绞痛。下腹肿块,妇科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质实兼有囊性感,呈腊肠样或形状不规则,有轻压痛,活动常受限。
十六、前庭大腺炎
主要症状为一侧外阴部肿胀、疼痛,行走不便,有时会导致大小便困难。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脓肿直径可达 3 - 6cm,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细菌侵入腺体内而引起。
十七、尖锐湿疣
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出现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顶端尖锐,质地柔软,后期可逐渐增多、增大,融合形成菜花样、鸡冠样等各种形态的赘生物,表面易发生糜烂、渗液、破溃、出血或感染,有臭味。多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十八、生殖器疱疹
初次感染时,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2 - 4 日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然后结痂自愈。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性全身症状及皮损轻,病程较短。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也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
十九、淋病
女性淋病主要表现为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宫颈充血、红肿,有触痛。尿道炎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若未经治疗,淋菌可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等并发症,出现下腹疼痛、发热等症状。它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二十、梅毒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为单个无痛性结节,境界清楚,基底呈肉红色,表面可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二期梅毒可出现皮肤黏膜损害,如梅毒疹、扁平湿疣等,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三期梅毒可累及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主动脉瘤、神经梅毒等,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女性朋友们应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注意个人卫生、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以预防妇科病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保障自身的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