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上海市流通领域内销售的直接用于人体的湿巾进行了比较试验,发现在从超市、百货及网络等销售渠道购买的50件湿 巾样品中,检测出含两种防腐剂,即MIT(甲基异噻唑啉酮)和C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
其中,两件样品的MIT检出量较高,心相印、启初等21件样品 检出CIT。在25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有12件检出CIT。在微生物指标方面,芭米瑞婴儿芦荟湿巾(韩国产品)与三仕达卫生湿巾(婴用)2 件样品被检测出细菌菌落总数超标。
此消息一出,便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人们开始质疑湿巾产品还能不能用。
那么,这两种防腐剂到底是些什么?有多大的危害?使用湿巾真的如广告宣传那样安全卫生吗?
何为MIT和CIT?
在化学领域,MIT和CIT是两种防腐剂的名称。
MIT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简称,是一种高效防腐剂,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霉菌及霉菌的生长,被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中。CIT则是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的简称,常与MIT一起联用,这种MIT和CIT混合使用的防腐剂被称为卡松。
所以,MIT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使用MIT,另一种是加入卡松的形式,即MIT和CIT的复合物。
有人认为,此次检测出有生产厂家在湿巾产品中加入这两种防腐剂,是违反国家法规的行为,其实不然。
在国内,湿巾并不属于化妆品法规管理的范畴。而且在湿巾的现行标准中,也没有不让使用MIT和CIT的规定。实际上,由于MIT和CIT高效而便宜,因而受到一些湿巾厂商的欢迎,纷纷在产品中添加MIT和CIT,但产品本身在国内并不违法。
湿巾含防腐剂是否有毒?
在化妆品行业,MIT和CIT都是限用成分。虽然在高浓度条件下,比如在研究毒物对皮肤毒性的实验方法――皮肤斑贴实验中,MIT和CIT容易造成一些人的皮肤刺激性及致敏,但此前人们认为,这些防腐剂在规定的使用浓度下是安全的。
但是,近年来,由于病例和相关临床证据的急剧增加,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对MIT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在2014年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使用含MIT的驻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巾)和接触性过敏、过敏性接触皮炎有关联。
所谓驻留类化妆品,指的就是不需要冲洗的产品,比如护肤膏霜、乳液、护肤凝胶等。冲洗类的产品就是后续要用水洗的,比如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类。
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认为,在驻留类化妆品中禁止使用防腐剂MIT是很有必要的,并发出了禁用的行业建议。同时,对于冲洗型产品中使用MIT也给出了严厉的态度。
在西安交 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副教授牛新武看来,湿巾中含有多种添加剂,但具体是否有毒,只能通过专业的检验和测试才能得知。另外,湿巾中含有防腐剂、 酒精等成分,如果皮肤接触过多,容易造成皮肤干燥,引发接触性皮炎等皮肤过敏问题。特别是儿童,体质较弱、皮肤娇嫩,难以抵抗外界化学物质的刺激。
- 上一篇:清晨喝水常见3大误区
- 下一篇:天天做面膜好吗 怎样正确用面膜